News

行业资讯

Navigate:Home > News > 行业资讯 > Details

半导体行业疯狂并购,制造业为何却陷入低迷

Update:2016-08-15 Views:12912

从去年开始,半导体行业的并购故事一个接一个,外行围观看个热闹,内行看个明白。半导体行业热衷于收购,是应对行业低迷的手段,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摩尔定律大限接近,产业转移的影响,并购的故事会越来越多。

2016年,半导体行业的收购事件可以说是“洪荒之力爆发,完全停不下来”,为了抢占市场、扩大自身影响力,乃至提高国际地位,各大企业巨头大大小小的收购事件 频传。从这些收购事件中不仅可以看出各大企业的战略规划,也可以窥得未来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相比之下,制造业就显得低迷,倒闭、转型几乎成了如今并购火热之下的代名词。

2016上半年十大并购:

1、微芯科技35.6亿美元收购Atmel——芯片产业合并浪潮继续

1月20日,美国微芯科技(Microchip) 宣布以35.6亿美元现金+股票的方式收购竞争对手Atmel。

2、索尼斥资13.95亿元收购以色列牵牛星半导体公司——剑指物联网

1月26日,日本索尼集团以约2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95亿元)收购了以色列牵牛星半导体公司(Altair Semiconductor)。

3、Qorvo收购GreenPeakTechnologies——扩大物联网市场影响力

4月19日,Qorvo公司宣布已就收购GreenPeak Technologies公司签署最终协议。

4、四维图新38.75亿元收购杰发科技——补齐无人驾驶关键环节

5月17号,四维图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杰发科技全体股东所持有的杰发科技100%的股权,收购的最终作价为38.75亿元。

5、ARM 3.5亿美元收购Apical——完善成像产品生态链

5月19日,ARM正式宣布以3.5亿美元现金完成对Apical的收购。

6、福建宏芯投资基金耗资49.1亿元收购德国Aixtron公司——瞄准硅半导体技术

5月23日,德国半导体设备生产商Aixtron联合福建宏芯投资基金宣布,宏芯投资基金将以每股6欧元现金(合计金额约为6.7亿欧元,合人民币约49.1亿元)全面要约收购Aixtron。

7、赛普拉斯半导体5.5亿美元收购博通无线物联网部门——举成为领先的物联网供应商

7月5日,赛普拉斯半导体(Cypress Semiconductor)宣布以5.5亿美元完成对博通(Broadcom)旗下物联网(IoT)部门的收购。此项交易达成后,赛普拉斯将会收购博通 的Wi-Fi,蓝牙,Zigbee等物联网无线产品线,包括博通一直以来着重推广的WICED品牌以及相关开发者生态系统。

8、英飞凌8.5亿美元收购Wolfspeed——“承包”整个SiC 领域

7月14日,欧洲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德国英飞凌(Infineon Technologies)公司发布声明称将斥资8.5亿美元从美国LED大厂Cree公司手中收购其Wolfspeed Power & RF部门。

9、软银拟以310亿美元收购英半导体巨头ARM——或掀起物联网狂潮

7月18日,日本软银宣布,将以234亿英镑(约合310亿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英国半导体巨头ARM。若交易通过审核,这将是半导体历史上排名第二的收购案。

10、意法半导体1.15亿美元收购AMS的NFC和RFID资产——助力多领域发展

7月29日,意法半导体(以下简称ST)在其官网宣布收购奥地利微电子公司(AMS)NFC和RFID reader的所有资产,获得相关的所有专利、技术、产品以及业务。据了解,本次ST收购AMS总共花费9080万—1.148亿美元。

在半导体行业疯狂并购之下,制造业却陷入低迷

报道称,以人民币加速贬值为导火索,上证综合指数较2015年底大幅下跌。金融市场不稳使中国经济减速和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尤为突出的是中国制造业的困境。显示制造业景气感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释放出景气低迷的信号。

报道称,曾经对中国的快速成长构成支撑的制造业如今似乎成了“旧中国”的代表性存在。除了人工费上涨和设备过剩这一结构问题外,还面临着批发物价近4年同比下滑的通货紧缩压力。中国制造业的调整压力招致了全球性的资源价格下跌,美国加息也构成重负,资金回避风险。

报道称,如果中国政府通过巨额的财政支出来拉动需求,将导致低效率企业和产业继续存在,无法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反而会导致无法应对市场变化的“僵尸企业”得以生存下去,很可能像泡沫破裂后的日本一样陷入长期的经济低迷,中国的政策人士抱有这样强烈的危机感。

报道称,中国领导层希望在放慢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确保稳定增长,“新中国”的萌芽也开始出现。网购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 (GDP)中所占比重从1990年代初的30%左右提高至超过50%。中国领导层正在摸索向个人消费和技术革新起到拉动作用的增长模式转型。虽然中国经济出现减速,不过2015年的实际增长率仍保持在接近7%。

但是,由于对其他产业的波及力以及订单等显示经济前景的指标众多,对市场影响力巨大的“主角”仍是制造业。席卷制造业的低迷导致对经济整体的不安出现升温,金融市场这面镜子强烈反射出“中国风险”。


Applications|Products|Solutions|News|Partners|Supports|Contact
Copyright © 2002-2025Copyright @ 2017 Sumzi Electric Technical Co,.Ltd Of SHENZHEN . All rights reserved.No.11091659 for ICP Registration Purpose in Guang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