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News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详情

SEMI日本总裁称先进封装应统一,台积电、三星、Intel三巨头谁会答应?

发布时间:2024-07-28 浏览:2849次

SEMI日本办事处总裁Jim Hamajima近日呼吁业界尽早统一封测技术标准,尤其是先进封装领域。

他认为,当前台积电、三星和Intel等芯片巨头各自为战,使用不同的封装标准,这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也可能对行业利润水平造成影响。

目前仅台积电、三星和Intel三家公司在先进制程芯片制造领域竞争,同时随着芯片朝着高集成度、小特征尺寸和高I/O方向发展,对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先进封装技术以倒装芯片(Flip-Chip)为主,3D堆叠和嵌入式基板封装(ED)的增长速度也非常快。

HBM内存作为先进封装应用的典型,通过逻辑芯片和多层DRAM堆叠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已成为AI训练芯片的首选。

台积电在先进封装技术商业化方面起步较早,市场影响力最大,其CoWoS封装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HBM内存,此外,台积电还在开发新的封装技术,如FOPLP,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面对台积电的强势,三星和Intel也在积极投入新一代先进封装技术的开发,三星的I-Cube和X-Cube封装技术,以及Intel的EMIB技术,都在努力追赶台积电的步伐。

然而,统一封装标准并非易事。一方面,各芯片巨头都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策略;另一方面,封装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标准需要不断更新。

延伸阅读:

什么是先进封装?

半导体封装是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后道工序,是指将通过测试的晶圆加工得到独立芯片的过程,即将制作好的半导体器件放入具有支持、保护的塑料、陶瓷或金属外壳中,并与外界驱动电路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相连的过程。


其中传统封装是以引线框架型封装为主,芯片与引线框架通过焊线连接,引线框架的接脚连接PCB,主要包括DIP、SOP、QFP、QFN等封装形式,传统封装的功能主要在于芯片保护、尺度放大、电气连接三项功能。

先进封装也称为高密度封装,采用先进的设计和工艺对芯片进行封装级重构,并有效提升系统性能。相较于传统封装,先进封装具有引脚数量增加、芯片系统更小型化且系统集成度更高等特点。

先进封装技术的发展主要朝上游晶圆制程和下游模组两个方向。第一个是向上游晶圆制程领域发展,该方向发展的技术即晶圆级封装,通过晶圆重构工艺在晶圆上完成重布线,并通过晶圆凸点工艺形成与外部互联的金属凸点以进行封装,该技术的特点是可以在更小的封装面积下容纳更多的引脚。第二个是向下游模组领域拓展,即发展系统级封装技术,将以前分散贴装在PCB板上的多种功能芯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等功能芯片以及电容、电阻等元器件集成为一颗芯片,压缩模块体积、缩短电气连接距离,提升芯片系统整体功能性和灵活性。


先进封装与传统封装的主要区别资料来源:Cary Stubbles《Design Guidelines for Cypress Ball Grid Array(BGA) Packaged Devices》

目前先进封装的四要素是Bump、RDL、Wafer和TSV,具备四要素中任意一种技术即为先进封装。

1、Bump(金属凸点)技术,普遍应用于Flip-Chip(倒装焊)技术中,处于晶圆之间互联的位置,起着电气互联和应力缓冲的作用,其发展趋势是使金属凸点越来越小,直至发展为HybridBonding(混合键合)技术,该技术制造的电介质表面光滑、没有凸点,且具有更高的集成密度。

2、RDL(重布线层)技术,用于X与Y平面电气延伸和互联,适用于为I/O端口进行宽松排布,广泛应用于WLP(晶圆级封装)技术和2.5D/3D技术中,但不适用于Flip-Chip技术。

3、Wafer(晶圆)技术,可以用作芯片的基底和WLP封装的载体,也可以与硅基板一同实现2.5D集成,技术发展趋势是使Wafer面积逐渐增大。

4、TSV(硅通孔)技术,用于Z轴电气互联,是实现多维立体结构封装的关键技术。


为什么要推行先进封装?

受物理极限和成本制约,摩尔定律逐步失效。

摩尔定律是指随着技术演进,芯片上容纳的晶体管数量会呈指数级增长,每1.5-2年翻一倍,同时带来芯片性能提升一倍或成本下降一半的效应。在半导体制造中,工艺制程持续微缩导致晶体管密度逼近极限,同时存在短道沟效应导致的漏电、发热和功耗严重问题。因此芯片上容纳的晶体管数量不断增加,单位数量晶体管的成本下降幅度却在持续降低。

此背景下,封装在半导体技术中的重要性逐步提高。

根据国际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路线图预测,未来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将集中于三个方向:

1、继续遵循摩尔定律缩小晶体管特征尺寸,以继续提升电路性能、降低功耗,即More Moore。

2、向多类型方向发展,拓展摩尔定律,即More Than Moore。

3、整合Systemon Chip(SoC,系统级芯片)与Systemin Package(SiP,系统级封装),构建高价值集成系统。

在后两个发展方向中,封装技术的重要性都大幅增强。先进封装是在不要求提升芯片制程的情况下,实现芯片的高密度集成、体积的微型化,并降低成本,符合高端芯片向尺寸更小、性能更高、功耗更低演进的趋势。

传统封装的功能主要在于芯片保护、电气连接,先进封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提升功能密度、缩短互联长度、进行系统重构的三项新功能。在后摩尔时代,人们开始由先前的“如何把芯片变得更小”转变为“如何把芯片封得更小”,先进封装成为半导体行业发展重点。

市场潜力有多大?

当前从全球角度来看,先进封装渗透率在快速提升通道内。

市场规模方面,据Yole和集微咨询数据,2017年以来全球封测市场规模稳健增长,2022年达到815亿美元。Yole预计总体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2026年达到961亿美元。

先进封装则有望展现高于封测市场整体的增长水平。据Yole预计,2019-2025年,全球整体封装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4%,先进封装市场规模则达到7%的年均复合增速,并在2025年占据整体封装市场的49.4%。

国内市场角度而言,先进封装拥有更为亮眼的增速。

2021年中国封测产业市场规模为2763亿元,同比增长10.1%。2017-2021年,中国大陆封测产业市场规模CAGR为9.9%,增速高于全球。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封装市场规模2509.5亿元,其中先进封装市场规模351.3亿元,占大陆封装市场规模的比例约14%,相较于全球先进封装占封装44.9%的比例低出不少。

随着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尤其是先进制程比例的提高,先进封装渗透率有望加速提高。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2021-2025年,中国先进封装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到29.9%,预计2025年中国先进封装市场规模为1137亿元,占中国大陆封装市场的比例将达到32.0%。

目前看来,半导体设备受益已经具备较高的确定性。

随着先进封装的发展,在传统封装工艺的基础上也会有所改进,首先是在先进封装工艺中,芯片堆叠的层数增加,为了保持芯片体积较小,对减薄设备的精度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在Chiplet设计中,制造小芯片需要更多的的切割和贴合,使得划片机、贴片机的需求数量和精度要求都有所提升。加上Chiplet技术中每个裸片都需要进行测试,且将小芯片集成后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测试,因而亦增加了测试设备的需求。

除了传统封装设备,还需要使用晶圆制造前道工艺的设备。先进封装使用的设备与晶圆制造的前道工艺开始有所重叠,而不只是传统封装所需要的减薄机、划片机、贴片机等,刺激设备需求应封装技术发展而增长。

在RDL、Bumping、TSV等互连技术中,均需要使用涂胶机、光刻机等设备;TSV技术需要钻孔,还增加了刻蚀机的需求。此外对传统封装设备中的减薄机、划片机也需要进行一定改进,比如将设备进一步设计为带凸点晶圆减薄机、带凸点晶圆划片机等,同时对厚度、划切道宽度等均提出了更高的精度要求。


▲ 注:文章及图片整理转载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案例中心|产品中心|解决方案|新闻资讯|合作伙伴|技术支持|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2-2025 深圳响拇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91659号 0755-83031813